东北育才学校高中数学教研组组长、高三年级组组长、一级教师 王勇
重视整体梳理,建构知识网络
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。所以每位考生应当结合课本,对照《考试大纲》把知识点从整体上再理一遍,既有横向的串联,又有纵向的并联,并且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,
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,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。在知识的深化过程中,融汇代数、三角、立几、解几于一体,进而形成一个条理化、有序化、网络化的高效的有机认知结构。如面对代数中的“三个二次”:一元二次方程、一元二次不等式、二次函数时,以二次方程为基础、二次函数为主线,通过联系解析几何、三角函数、带参数的不等式等典型重要问题,建构知识,发展能力。重视专项训练,提升解题能力
专题训练,要精选新颖性、代表性、发展性和探究性的主题。专题训练要突出主干知识,把握新增内容,特别关注知识交汇型、实际应用综合型的试题,高效的、有目的的专项训练可大大提高综合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。如函数复习中,以新的“函数的性质与应用”为课题,将函数两域(定义域和值域)、三性(单调性、奇偶性和周期性)及一图(函数图像),以新的问题情境再现,充分体现了函数方程思想,并达到了温故知新、以新带旧,同时把函数方程、不等式、导数,及换元、数形结合、转化等相关知识和方法渗透进来,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,培养探究能力,提高思维层次。重视反思,尽量减少失误
在最后这一阶段,通过对平时练习、模考等试卷的重新回顾,再一次查出自己在知识理解的准确性上还有什么样的偏差,认真加以修正;反思自己的解题方法,在总结解题策略上提高解题能力;反思自己的思维意识,从变换角度、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、创造性。对试卷中做错的地方进行纠正、分析、反思是非常必要的。每次考查,特别是在老师评分后,要对照答案研究失分的原因:是概念模糊、审题不清、思考不周、判断失误、运算出错,还是方法不当、书写不规范、考试心理紧张等原因,自我查漏补缺,千万不要做完试卷对一对标准答案就完事,对易出错的地方应扎扎实实地进行整理归纳,这样做可以提高自己对解题过程易错点的监控,减少失误,杜绝低级错误。把握难易度以巩固适应为主
最后冲刺期,实际上就是适应性阶段,专攻难度大的数学题,一是浪费时间,二是会使自信心受挫,会造成高考时容易的题丢分,难题还不会做的局面。所以建议考生在冲刺阶段,不要主攻偏难怪的题目,将时间用在巩固基础、对付“跳一跳便可够得到”的题目上。
注意解题书写规范提高评卷得分点
高考数学的评分基本原则是按照解题过程分步给分的,按所用的数学知识、数学思想方法要点给分。解答时,必须步骤清、要点明、格式齐、书写整。如立体几何的解题过程,一般可分为证明、计算两部分。评分细则按证明、计算两段分别给分,各段中又按要点给分。解答立体几何时,书写格式可先证明,后计算。证明过程能反映出逻辑思维能力,必须写清楚